藍耳病控制

- 了解感染鏈/預防鏈

感染鏈/預防鏈是涵蓋所有階段豬群的疾病管理工具,能讓我們將豬病管理、流行病學和生產系統的知識整合在一起。利用邏輯性的鏈狀思維創造出的新概念,來重視疾病的預防。

 

4-1_

 

感染鏈結合流行病學來連結不同的生產階段,從更新女豬來源、更新女豬育成、懷孕母豬群、分娩母豬群和哺乳豬、離乳到上市的肉豬,是全面性的思考方式,非單一豬群的控制。

感染鏈涵蓋以下流行情況:

  • 持續感染: 藍耳病病毒持續感染可長達100-165天,尤其是在扁桃腺和淋巴組織。
  • 排毒模式: 口鼻分泌物、糞尿、經胎盤傳播、精液、空氣。
  • 垂直傳播: 母豬在懷孕期間感染,可藉病毒血症傳染仔豬。
  • 水平傳播: 豬群藉由豬隻直接接觸或是從環境當中感染藍耳病病毒,使病毒在豬群間傳播。
  • 橫向傳播: 引進豬隻或精液可能造成藍耳病感染。豬群的位置、運輸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實施,對於預防藍耳病橫向感染很重要。

 

豬場任何一處的生物安全漏洞,都會影響到整個豬群

 

4-2

當新女豬群帶有病毒,且未確實透過安全的疫苗進行馴化,即引入到母豬群,會使藍耳病病毒在感染鏈的模式下於保育舍擴散。病毒可能會藉由引入新女豬而水平傳播造成母豬群感染,再由母豬垂直傳播感染新生仔豬,隨著豬隻離乳後,帶著病毒的豬隻進入保育舍,使病毒在保育舍擴散,因此實際上看到的情況可能是在保育舍發現藍耳病的問題,而病毒的源頭是來自於新女豬。

 

4-3.

 

未施打疫苗的情況下

母豬
病毒血症持續時間: 1-11天
傳播速度: 1頭母豬傳給1頭母豬

保育豬
病毒血症持續時間: 63天
傳播速度: 1頭仔豬傳給10頭仔豬

肥育豬
病毒血症持續時間: 28天
傳播速度: 1頭仔豬傳給5頭仔豬

女豬
病毒血症持續為28天
傳播速度: 1頭仔豬傳給5頭仔豬

在未施打疫苗的情況下,保育豬、肥育豬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是母豬的5-10倍。若忽視肉豬藍耳病的控制,很有可能會讓藍耳病快速在場內傳播,造成藍耳病防控上的漏洞。

 

全場施打疫苗 (母豬+肉豬)

在控制藍耳病的計畫中,肉豬的防控非常重要。肉豬在施打疫苗的情況下,可使病毒血症下降,降低傳播速度,從 1頭肉豬傳給5頭肉豬降至 1頭肉豬傳給1頭肉豬,讓您的豬場有機會在加強生物安全的情況下,切斷藍耳病的斷感染鏈,更有效地控制藍耳病。

因此,在藍耳病控制上,透過免疫百靈佳減毒活毒疫苗和透過生物安全管理,能將感染鏈的概念延伸到預防鏈。疫苗能透過極大化豬隻免疫力、減少病毒循環量,使豬場更快速達到阻斷感染鏈、控制藍耳病。

 

預防鏈

 

4-4.

 

 

實行的重要關鍵:

1. 新女豬應在引入母豬群前至少12週,進行2次百靈佳藍耳病減毒活毒疫苗免疫(2次免疫間隔4週),並進行檢疫隔離,以確保新女豬不排毒

  • 理想情況下,擁有自己的新女豬來源
  • 需確保新女豬一率通過檢疫隔離後再引入母豬群
  • 在經過檢測為“藍耳病病毒陰性”之前,新女豬不得接觸母豬群

2. 每3-4個月進行母豬群體免疫,包括所有懷孕和未懷孕的母豬

3. 仔豬離乳時施打百靈佳藍耳病減毒活毒疫苗,提供全面保護至上市

4. 增強生物安全

友善服務

列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