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靈佳藍耳病五步驟完整控制方案

百靈佳殷格翰發展出系統化的平台-”藍耳病五步驟完整控制方案5-step process”-能有效的應用在任何生產系統中的疾病控制上。五步驟完整控制方案讓獸醫、豬場生產者一同合作並且在搭配使用百靈佳殷格翰的多種管理工具下,使控制計畫更有效率地完成

diagram01_2

介紹百靈佳藍耳病五步驟完整控制方案- -Dr. PH Rathkjen

第一步: 設定目標

根據不同的豬場、生產系統和藍耳病疾病現況,大家對於成功的目標和期待也會不同,因此應共同討論出真正符合場內需求的目標

diagram02

清楚定義目標在控制計畫中是非常重要的

  • 確保計畫成功
  • 清楚了解對於計畫的期待,包含豬場各個階段豬群和生產系統
  • 減少對於計畫中可達成處和難達成處的疑惑

diagram03

設定明確的目標-控制場內母豬和肉豬群藍耳病- -Dr. PH Rathkjen

 

第二步: 了解疾病現況

傳染鏈/感染鏈

可以利用”傳染鏈/感染鏈”的概念去關注豬群生產流程。當保育豬群感染藍耳病,您可以透過診斷時間點去檢測,從保育豬、離乳豬和新生仔豬一步步往前回推,來了解感染源頭是藉由豬群間的水平傳播,或是源自於種豬群的垂直傳播。當確定感染源,可透過使用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的介入來阻斷感染鏈,達到場內控制藍耳病的目標

wei_ming_ming_-1

 

了解場內藍耳病的現況從認識傳染鏈/感染鏈開始- -Dr. PH Rathkjen

 

 

在傳染鏈/感染鏈的基礎上所設計出的診斷時間點,能藉由診斷不同豬群的藍耳病感染狀態,找出場內疾病感染的源頭,明確進行目標源頭阻斷來控制疾病

diagram04

診斷時間點介紹- -Dr. PH Rathkjen

 

 

對新生仔豬進行檢測以了解母豬群穩定性,結合離乳前仔豬的檢測可以了解產房中是否有藍耳病持續存在

diagram05

新生仔豬的去勢剪尾液可用來檢測母豬群是否有垂直傳播

搭配離乳前仔豬的血清可用來檢測產房是否有藍耳病持續存在

- -Dr. PH Rathkjen

 

收集去勢剪尾液的方法

diagram06_

 

第三步: 確認場內生物安全限制

在安排場內疫苗計畫時,客觀的去評估生產系統的條件和限制是很重要的

疫苗計畫若能將這些限制一起考量,並改善這些限制,才有最大的成功機會

 

控制藍耳病病毒需要先確認場內生物安全的限制- -Dr. PH Rathkjen

 

COMBAT管理與生物安全線上評估工具

COMBAT

  • 具有55道風險指標的問題,完整評估豬場的藍耳病風險
  • 問題皆根據獸醫專家學者所發表的文獻和先前所做出的評估而建立
  • 針對各個風險,能給予即時回饋建議

diagram07

COMBAT能根據風險類別即時回饋並辨識出高風險的行為,讓使用者能優先決定採取的行動- -Dr. PH Rathkjen

 

 

第四步: 制定控制計畫

任何一處的生物安全漏洞都會影響到整個豬場,肉豬間的傳播速度較母豬間快5-10倍,且場內肉豬的頭數可能是母豬的10倍以上,因此在制定控制計畫中,除了每季群體免疫來穩定母豬群外,每批肉豬於離乳左右免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免疫肉豬來減少藍耳病的傳播- -Dr. PH Rathkjen

 

 

實施豬場內生物安全改善和免疫百靈佳藍耳病減毒活毒疫苗於母豬、女豬和肉豬群來控制藍耳病

女豬免疫:於進入母豬群12週前開始免疫第一針,間隔四週後免疫第二針

母豬免疫:每季群體免疫一針

肉豬免疫:離乳左右免疫一針

 

預防鏈介紹- -Dr. PH Rathkjen

 

制定出符合場內目標的藍耳病計畫,並且徹底落實控制計畫中的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改善,才能真正改善豬隻的生產成績

diagram08

生物安全和管理措施只有在您實施的情況下才能真正有幫助- -Dr. PH Rathkjen

 

 

第五步: 執行計畫及監測

執行藍耳病控制計畫需有積極的溝通、且每一位在團隊中並會影響使計畫改變的人員皆需參與其中。完善的溝通是決定計畫成功的關鍵,其中應包括:

  • 明確說明計畫管理的方向
  • 每個任務的具體時間表
  • 明確的期望

​監測計畫包含兩個部份:

  • 檢查計畫是否按預期執行,包括流程檢查、疫苗儲存狀況、免疫時間、​注射技術和控制風險因素等的監控
  • 監測計畫是否成功,這取決於對生產數據、臨床症狀和診斷訊息的監控

完成母豬和肉豬免疫+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監控生產數據,來控制藍耳病

- -Dr. PH Rathkjen

 

友善服務

列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