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假期 員工創作影片:台東成功鎮小馬部落 海馬藝術創作 (5/27-28)

這次的工作假期,每個團隊同仁除了勞心勞力支持每一個願意接納包容我們的社區、部落外,最後還都必須以團隊為單位製作一段紀錄影片,其中打頭陣公開的是來自小馬部落的8人小組。以工作勞累程度,這一組沒有第一名也絕對是名列前茅,而且整個兩日都幾乎在同一地點打拼,接觸的”風景”非常侷限,但從影片來看卻是更加的感情豐沛,小編自己看了眼眶紅,同仁們真的好棒!好有才!小編無法不快馬加鞭獻給大家!

複習:

【任務原由

1950年代,飄洋過海來到小馬部落的天主教白冷會傳教士,奉獻給這片土地,在此終老。其中6位最終被安葬在部落天主堂的小小墓園裡,就此休息停泊,選擇與這塊土地同在。
藝術家達鳳.旮赫地以擔任育兒工作的公海馬為意象,以漂流木、鋼筋與竹子打造海馬藝術品,向這些瑞士傳教士致敬。然後這作品後來因為天候關係損壞了。

感謝相關主管機關與文史工作者的協助,願意讓百靈佳殷格翰協助西班牙藝術家 Jordi NN 來重啟這件藝術品,希望讓這個充滿故事與價值的景點有新的活化!!!

 

【小馬部落】

小馬部落農田(台11線127.5K,靠山側)
位於台東馬武窟溪出海口北端的小馬部落,是個緊鄰著海岸山脈,依傍著太平洋的阿美族聚落。

馬武窟溪的阿美族語古名Maloalong,因為溪流出海口的淡水海水交界處魚獲特別豐富,鄰近部落男人天天都要到溪邊、海邊撒八卦網。當東河部落人口越來越多,生活與耕作空間越來越不夠,漸漸有族人越過馬武窟溪,在溪北邊山腳下平緩的坡地上開墾、耕作進而定居,形成新的聚落。於是為了區分,馬武窟溪南邊的部落被稱為「大馬」,溪北邊分出來的新聚落被稱為「小馬」。
海岸山脈與太平洋之間的層次優美的肥沃梯田與錯落其間的搭麓岸,正彎腰辛勤耕耘的阿美族人,便成為百年來東海岸的日常風情畫。 

 

《藝術創作:懸浮的海浪》

這個特定場域裝置藝術作品是一座以竹子打造的土地藝術雕塑,體現了海洋的雙重性、人類精神的韌性以及當地居民與海岸環境之間的深刻聯繫。懸浮在空中的波浪形結構呼喚出一種飄浮、輕盈和平靜的感覺,邀請觀眾反思生活中挑戰的起伏。這件藝術品象徵著勇敢面對「第五道浪」而不被擊敗的勇氣,同時強調我們與大自然和生命的和諧關係。它成為一個冥想的空間,慶祝著團結、韌性和融入在海洋自然節奏中的深遠智慧。

Jordi  NN的作品是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23系列創作之一,這次大會以#越過第五道浪為題,藝術家們再分別以自身體會出發創作。

 

《越過第五道浪》

「阿美族的諺語中,aka lalima(不要被打敗),經常是長輩用來勉勵年輕一輩面對困難,不要氣餒,繼續前進的哲理。這句諺語,也被詮釋為與阿美族人對海浪現象的修辭有關,亦即第五道浪(saka lima a taperik)。海浪是有頻率的,通常幾道小浪之後會有兩到三道較大的浪,而較大的浪,被阿美族人稱為第五道浪。從岸際出發,不論潛水或駕船,無論如何都需要面對第五道浪,穿越大浪之後,才有機會抵達更大更深與更廣的海域。」—————-蔡政良

 

#Kivala朋友
#2023百靈佳殷格翰工作假期
#2025百靈佳殷格翰在台五十周年五十個行動系列
Project #Taiwan
#瘋馬旅行社

友善服務

列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