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島民|適得其所篇 台灣獼猴
說到我們臺灣的特有種「臺灣獼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拿著珍奶喝的獼猴,還是齜牙裂最朝人類搶食的形象呢?)
長久以來的人猴衝突導致各種誤解和污名化,每當有獼猴上新聞時,都不是客觀描述,而會用「潑猴」、「作亂」、甚至用「挑釁」這樣的字眼。
人們總是誤以為臺灣獼猴數量很多,多到都跑下山影響人們,但對獼猴而言,牠們本來就住在這些地方,不是獼猴跑到人類家搗亂,反而是人類怎麼就出現了呢?
臺灣獼猴生活的範圍很廣,從海拔一百到三千公尺以上都有牠們的蹤跡,有許多人類活動區域和牠們高度重疊,我們又不斷往山上開發,看在獼猴眼中就是多了許多能覓食的果園菜園啊!
不過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在臺灣每個地方、不管山上山下,城市還是郊區,你都有看到過臺灣獼猴嗎?
還是其實是因為新聞都集中播報幾個固定區域,因此讓我們誤以為,獼猴超多而且超級壞都會搶人類食物?
臺灣獼猴在這個數量很多又都會搶食的普遍錯誤認知中,被從保育降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後的亂象層出不窮,被虐殺以及不當飼養,大家可不要忘記即使不是保育類,也是不能隨意干擾以及飼養野生動物的呀!
獼猴真的,那麼壞嗎?還是這些壞,是人類造成的呢?
先正確理解認識,我們才能找到共存的最佳解!
|遇到獼猴的正確應對方式|
往山區走,大多數沒被人類「慣壞」的野生猴群「並不會主動接近人類」,也容易受到驚嚇逃走,這時候請遠遠的觀察牠們就好囉。
居住環境與人們高度重疊(例如壽山)的猴群多已習慣生活周遭有人類,只要不是大動作干擾,通常不會介意一旁有人類觀察牠們互動、進食、玩耍等。
習慣人的獼猴,有些因為嚐過餵食甜頭而主動討食、搶食,與牠們共用領域的最好方式就是收好你的食物,裝進背包中(當然,不要主動餵食獼猴!)
在獼猴眼中,會發出聲響的塑膠袋、紙袋都和食物劃上等號,有可能被一把抓走,所以不管有沒有裝食物,都盡量減少袋子外露。
萬一東西被獼猴拿走該怎麼辦?第一時間「不要大叫或衝上去追打」,其實猴子的目標只有食物,當牠發現不能吃時就會放下了。
如果獼猴跳到身上時,不要大聲尖叫,也不要立刻大動作要甩開、攻擊牠,猴子緊張反而會抓得更牢造成兩方都受傷~只要冷靜,當獼猴發現你身上沒食物又不好玩,就會離開了!
只有人類表達善意時會露出牙齒笑,對其他動物來說這是緊張、害怕的意思,所以當身旁有獼猴時可別對牠們笑開懷喔。反之如果獼猴對你露出牙齒,甚至張大嘴,就代表你靠太近他在威嚇了,這時候請閉上嘴巴、不要與牠四目相交,慢慢退開。
一起學習與臺灣獼猴和平共存的正確方式吧!
透過尊重與理解,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與這些島民們共存的平衡。
點選下方連結了解更多